說說話

無畏

大家看過《以家人之名》嗎?

印象中2020年這部劇剛推出的時候,我跟彼得剛有了妹妹,好幾個夜晚我們一同跟著劇裡的人啜泣,哭到不能自己,尤其是前半部孩童時期的他們,特別觸動。

有孩子之後的我們,人生像是照進哆啦ㄟ夢的放大燈,感受變大、情緒變多、責任變重、肩膀變沉、腳步變踏實,眼淚也變得特別容易滿溢。

過年的北海道我發現,自己也變得很容易快樂,雪地上滑了一大跤,後腦腫個包,我還是哈哈大笑覺得自己很滑稽,然後遇到下坡我們乾脆一起坐在雪地上用滑的前行,屁股濕了,但是滑倒的擔憂沒了,妹妹笑得很開心,我也好開心。

年假的最後我回到屏東,和我姊提起這部劇,我姊、我和彼得,我們三個在客廳就一集接著一集看不停,眼眶濕了又乾、乾了又濕。

我姊說,她好像想通了一些事。

我們三個除了看劇,就是聊天,從廚房聊到客廳,再從客廳聊到廚房,散步去附近咖啡廳外帶咖啡,然後再一路聊回家。

我喜歡彼此敞開心胸聊天的感覺,沒有束缚,沒有揣測,就是放開來聊,我自己的小家庭也是常常每個人輪流分享生活中的事,包括妹妹自己說的學校生活,這感覺好棒。

十天的年假我和妹妹緊密的生活在一起,就像來香港之前一樣,這次感覺更珍惜,所以在上周六回到北台灣的時候,我不捨地哭了,在妹妹面前。

這幾天的相處妹妹有說到,不希望我和爸爸吵架,每次吵架她都覺得難過,雖然我常常跟彼得聊天太激動妹妹也覺得我們在吵架,但此刻我不想解釋,只想答應妹妹說我們會努力。

彼得看著電梯裡的鏡子,說這半年他白頭髮多好多,我說他是遺傳,即便白了,沒有禿就好。

這段日子我像過山車,身邊的人也有各自的故事在進行,大多是苦的。

如果說,每個善良認真過日子的人,都可以得到他想要的,這世界就會不精采了嗎?

這半年我改變了跟自己的相處模式,讓感受無限放大,肆意衍伸,覺得難過就哭,覺得開心就大笑,覺得喜歡就表達,覺得討厭就避開。

我對我媽說,我覺得我哥好像越來越不快樂。

我對我爸說,放開心結,身體最重要。

我對我姊說,我非常贊同妳的作法。

我對彼得說,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。

我對妹妹說,妳儘管過妳想過的日子。

我對我媽說,無欲無求,妳會獲得更多。

我只希望這些認真過日子的善良人,每個人的故事雖然總有起承轉合,但終歸是好的、是笑著的。

然後帶著一份無畏,過自己想過的生活。